兩者在成分、應用領域和結構性能上有所不同。詳細介紹如下:從成分上:貧混凝土是由粗、細級配集料與一定水泥和水拌和而成的一種混凝土。混凝土強度不應低于C20,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30kg,且水灰比不應大于0.55;含砂率宜為35%~40%;灰砂比宜為1∶2~1∶2.5。與普通混凝土強度沒什么不一樣的。再一種就是將泵體裝在汽車底盤上,再裝備可伸縮或屈折的布料桿,而組成的泵車。普通混凝土的密度一般按照2400公斤/立方米計算,高強混凝土可以按照2450算。
強度,混凝土硬化后的重要的力學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壓、拉、彎、剪等應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種和用量、集料的品種和用量以及攪拌、成型、養護,都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根據要求,細石混凝土所采用的石粒徑為5-16mm,而普通混凝土石的要求為5-31.5mm。細石混凝土一般是指,粗骨料大粒徑不大于15mm的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在受到外來荷載的時候,兩種材料發揮了各自的受力特性:素混凝土主要用來承受壓力,鋼筋主要用來承受拉力。
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20世紀初,有人發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后,相繼出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萬國博覽會上展示了鋼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領域引起了一場革命。法國工程師艾納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看到莫尼爾用鐵絲網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啟發,于是設法把這種材料應用于房屋建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