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拌混凝土的發展歷程

預拌混凝土,也稱商品混凝土,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具有集中攪拌、商品化供應的特點。它是指由水泥、集料、水及根據需要摻入的外加劑和摻合料等組分,按一定比例在集中攪拌站(廠)經計量、拌制后出售,并用運輸車在規定時間內運抵使用地點的混凝土拌合物。以下是預拌混凝土的發展歷程概述:
-
初始階段:
- 20世紀50年代,中國開始在一些大型工程建設工地設立混凝土集中攪拌站。這一時期的預拌混凝土主要是針對某一工程專門設立攪拌站集中攪拌混凝土,而不向其他工程和社會供應。
-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預拌混凝土開始社會化供應,并采用攪拌車運輸、泵車澆注,混凝土發展為以流態為主。此時,預拌混凝土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產業才真正開始起步。
-
快速發展階段:
- 進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逐年增多,混凝土需求量也隨之增大,預拌混凝土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 “八五”和“九五”期間,建設部安排了支持施工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貸款,其中部分資金用于支持預拌混凝土的發展。
- 到1995年,全國已建成預拌混凝土站(廠)616個,年設計生產能力約6000萬立方米,年實際產量達到2600萬立方米。
- 到2008年,全國已建成預拌混凝土站(廠)5000家,年設計生產能力達到10億立方米,實際產量接近6億立方米。
-
政策推動與綠色發展階段:
- 2003年,商務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規定遲至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這一政策奠定了預拌混凝土在混凝土產品中的核心地位。
- 近年來,隨著全球對碳減排和碳中和目標的追求,預拌混凝土行業積響應時代號召,加速轉型升級,綠色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共識。
- 清潔生產和低碳生產成為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表現。清潔生產主要關注粉塵、噪聲以及廢水廢料的治理;低碳生產則側重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如通過優化配合比、研發低碳膠凝材料、增加再生骨料等固廢基材料的使用等方式來實現。
預拌混凝土的發展前景
預拌混凝土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強度、高耐久性、高流動性和高可加工性等優點,其發展前景廣闊。以下是對預拌混凝土發展前景的展望:
-
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建筑業已成為全球重要的行業之一。預拌混凝土作為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 特別是在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和房地產業等領域,預拌混凝土的需求將持續保持旺盛。
-
政策支持與推動:
- 許多都制定了強制性法規來規范預拌混凝土行業,以確保建筑質量和減少環境污染。
- 同時,政府還提供了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等政策,以促進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
-
技術創新與升級:
- 預拌混凝土行業將不斷引進和創新國際國內的綠色低碳技術、設備和工藝,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發和應用將進一步提升預拌混凝土的市場競爭力。
-
綠色生產與可持續發展:
- 在全球碳減排和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預拌混凝土行業將更加注重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
- 通過優化配合比、使用低碳膠凝材料、增加再生骨料等固廢基材料的使用等方式,預拌混凝土行業將努力實現低碳化生產。
-
區域化與化發展:
- 由于預拌混凝土市場呈現出強的地域性,各區域企業數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未來,預拌混凝土行業將更加注重區域化和化發展,以適應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
綜上所述,預拌混凝土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政策支持與推動、技術創新與升級、綠色生產與可持續發展以及區域化與化發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預拌混凝土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